《小猫钓鱼》说课稿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猫钓鱼》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猫钓鱼》说课稿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小猫钓鱼》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在了解儿童的认数、数数情况,以及1——5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小猫钓鱼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理解的含义,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或)分界点,学会读、写。教科书的编排是先认识的意义(什么物体也没有时),再学习书写,最后认识、理解的其他含义,并将知识拓展到课外,寻找生活中用到的地方。根据一年级新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使学生乐学、爱说。
学情分析
对的认识,许多学生只把理解为什么都没有,对可以表示起点(或分界点)基本没有接触过,因而对的集训,单独安排一节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可以认识到一个数所表示意义的多样性,体会答案的不惟一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从有到无的变化过程,理解的意义,知道和1、2、3.....一样,也是一个数。指导学生规范写,培养学生书写能力,使学生初步知道生活中所表示的几种常见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观察图,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点
1.初步知道的含义,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
2.指导学生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难点
理解的不同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鱼形卡片,直尺,温度计。
课型
数的认识授新
教学时间分配:
见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 谈话: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幸福的家,你们看!(出示课件)小猫也有自己幸福的家,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猫爷爷带领着他们一家人外出钓鱼,说一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2看图讲故事。
学生可能回答:
生a:有4只小猫,他们一家去钓鱼了。
生b:猫爷爷钓到了3条鱼,猫爸爸钓到了2条鱼,猫妈妈钓到了1条鱼,小猫一条鱼也没有掉到。
生c:小猫一条鱼也没有钓到很不高兴,其他的3只小猫钓到鱼了很高兴。 ........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你们知道《小猫钓鱼》的故事吗?故事中的小猫在钓鱼时一会捉蜻蜓,一会捉蝴蝶,结果蝴蝶蜻蜓都飞走了,它什么也没抓着。故事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小猫一条鱼也没有钓到。你们喜欢故事里这只三心二意的小猫吗?
由此可见,今后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专心,不能像小猫那样,结果什么也得不到。 3导入:小猫一条鱼也没有钓到,这一个也没有该用哪个数表示呢?
(如果学生答不出来,教师可以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告诉学生“一个也没有”就用表示,如果学生答出来,教师要给予表扬和鼓励)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数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用亲切的语言,采用学生熟悉的故事创设“小猫钓鱼”的故事情境,以趣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故事情节和教师的问题中去,“的认识”自然引出。
二 观察画面,探究新知
1 认识(的意义)
师:同学们看图说得非常好,我们再来看看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呢?看猫爷爷钓了几条鱼? 请一名同学拿老师事先准备好的鱼形卡片在黑板上摆出相应的条数。并在田字格里写一写。 师:猫爸爸没有猫爷爷技术高,只钓到了2条。再请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摆一摆,写一写。 师:那么猫妈妈的技术如何呢?钓到了几条?
请同学拿鱼形卡片在黑板上摆出相应的条数,并在田字格里书写。
师:你认为他哪写的好,哪还需要改进呢?(学生互评,老师小结)
提问:同学们,小猫一条鱼也没有钓到,用哪个数字表示呢?
引导学生小结:小猫一条鱼也没有钓到就用数字表示,和1、2、3都一样,也是一个自然数。
再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一些例子,并根据学生的回答一一进行展评。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从有到无的变化过程,认识的含义。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进一步体会的含义以及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 学习的写法
师:小猫一条鱼也没有钓到就用数字表示,那么怎么写呢?注意看老师写。
(讲解:是一笔写成,起笔在右上边线中间偏上一点,向上碰到上边线,再向左下写,写到横竖中线焦点的地方,与竖中线接触,然后向右下拐,到下边线中间偏左的地方与下线接触,再往上拐到中线附近,与右边线接触,再继续向上,收笔处与起笔处相连接.) 请学生说一说像什么?
刚刚同学们看了老师是怎么写的,请同学们在课本上的田字格里描一描,写一写。 学生尝试,教师巡视指导。
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书写,学生互评,老师将学生在书写时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重点提示。 小结: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知道在一个也没有的时候可以用数字来表示,也是一个自然数,并学习了的写法。
【设计意图】通过本教学环节让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3 的另外意义
师: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看到数字,你们看(拿出直尺),能从这把直尺上找到吗?这个表示什么?
请同学拿出直尺,先自己独立找一找在哪,再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然后集体交流。 生:直尺上最左边的数是
生:直尺上的表示开始 ......
师:对,以后我们学习用直尺测量铅笔.练习本等有多长,就从 开始。
师:你在你们家的电话上见过吗?
生:电话机上有数字,和其他数字123....一样用来拨电话号码的。
师(出示温度计)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知道它的名字和作用吗?
学生答不出,老师介绍:这个叫温度计,它可以显示每时每刻的温度。
师:在温度计上也有,谁知道到摄氏度天气会怎么样?
师:度是水变成冰的温度,当温度下降到度时水就开始结冰了.
提问:生活中,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
门牌号上有,汽车牌上有,电视机里......
(对于学生的发言,只要合理,教师就给予表扬)
【设计意图】通过认识直尺上的,电话上的,温度计上的,丰富对的认识。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用“”表 ……此处隐藏11397个字……通过学生喜欢的童话形式,丰富学生的感性积累,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新知探究:教学0的含义。
(一)0表示没有。
你们能把这些数(小猫钓的鱼的条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吗?
1.出示图片
(1)学生在书上写数.
(2)展示
教师:你认为他哪写的好,哪还需要改进呢?
(点评:学生之间的评价也很重要,在学生评价中我有意识的进行引导,让学生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优点,引导学生正确的进行互评.)
教师:小黄猫一只也没钓着,在他的下面应该写几呢?(写0)它怎么一条鱼也没有钓着呀?(因为做事不认真,三心二意……)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我们做事时不能像小黄猫一样,应该认真做事,专心致志……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0”的认识.(板书:0的认识)
教师:你们的知识可真丰富!0也和1、2、3这些数一样,也是一个数.
师指着小猫下面的0问:在这里0表示什么呢?(没有)板书:没有
2、实践体会0表示没有的意思。
(1)猜铅笔的游戏。先是师生猜再由学生小组合作活动猜一猜,注意要创造出用0表示的。
(2)教师举例让学生理解:如小猴吃桃、放飞气球等。
(3)学生举例: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0表示。(我有一支铅笔用玩了,剩下0枝。妈妈给我了三个苹果,我一天吃完了,我还有0个苹果……)通过这一环节,不但使学生可以清楚地理解0表示没有的含义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就可以用0表示,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对说得好的学生应及时给与表扬和奖励。
3、教学书写0。
1、教师:我们刚才已经认识了0,那么0像什么呀?说一说,你会写0吗?
2、课件演示:0的写法,学生认真观察。
3、教师在黑板上边演示边讲解,强调格式,学生书空。
4、描红,练习书上的第8页写一写,写完后进行展示。
《小猫钓鱼》说课稿10一.说教材
《小猫钓鱼》这则故事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大班下册社会领域的的内容。故事生动形象,简单明了,贴近幼儿生活。有利于帮助更好的理解小猫钓鱼的故事,并且通过这个故事明白在生活中做事情要一心一意。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的:“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的要求。
结合指南的要求和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幼儿能够认识到小猫钓鱼时三心二意是不对的
2.能力目标:通过讲故事和猫妈妈的示范作用,培养并发展幼儿适应社会的能力
3.情感目标:鼓励幼儿养成一心一意做事的好习惯。
结合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我设定的三维目标,我设定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以及猫妈妈的示范作用,帮助幼儿认识到小猫三心二意的钓鱼是不好的。
教学难点:幼儿能够养成一心一意做事的好习惯
二.说幼儿情况
大班幼儿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同时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开始萌芽,同时这一时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幼儿身心发展以及知识、能力和智慧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次活动我会采用情景表演的游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活动中通过猫妈妈的示范作用,影响小猫行为的改变,发展其社会性,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三.说活动方法
《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社会性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的言行对幼儿的潜移默化影响。因此本次活动我将主要采用游戏法、讲解示范法,通过游戏和猫妈妈的示范作用帮助幼儿更加直观深刻的理解小猫钓鱼时三心二意是不好的,而应该树立一心一意做事情的好习惯。
四.说活动准备
著名的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要为儿童提供一个有准备的环境”。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必须要有轻松的活动氛围和充足的活动准备,才能更好的帮助幼儿理解活动的内涵达到活动的目的。根据本次活动的设计,我需要做如下准备:
1.《小猫钓鱼》的课件视频
2.小猫、猫妈妈、蜻蜓、蝴蝶的头饰和衣服
这些准备能够更有效帮助幼儿明白小猫三心二意的钓鱼是不对的,做事情时应该一心一意,才会取得成功。此外,幼儿在观看和角色表演中掌握知识,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五.说活动过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幼儿的学习特点进行整合处理,以使幼儿通过真实而有意义的活动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获得完整的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我设计的活动过程如下。
1.开始部分
在活动开始之前,首先带领小朋友们做手指操。然后提出问题,问一问小朋友们周末都去哪里玩了?小朋友们纷纷给与回答。这时接着问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手指操中变出的小猫周末去哪里玩了?那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们去看看我们的好朋友小猫周末去哪里玩了。通过这样的问题导入本次活动的主题—《小猫钓鱼》,这样环环相扣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为后面的内容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2.基本部分
为了更加直观和生动的帮助幼儿了解小猫钓鱼的故事,我将为幼儿提供小猫钓鱼的视频,让幼儿仔细观看,并提出问题,小猫钓鱼的时候看见了什么?视频播放结束之后,帮助幼儿认识到小猫钓鱼的时候看见了蜻蜓和蝴蝶。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会播放背景音乐,并有感情的给幼儿把小猫钓鱼的故事再完整的讲述一遍,同时提出问题,为什么小猫没有钓到鱼呢?并引导幼儿明白因为小猫钓鱼的时候三心二意,看见蜻蜓和蝴蝶就跑走了,所以没有钓到鱼。通过这样的逐步感知,加深了幼儿对小猫钓鱼这个故事的理解,同时明白通过猫妈妈的示范作用,帮助小猫一心一意的钓到了一条大鱼,能够有效的帮助幼儿认识到一心一意做事的重要性。
接着引导幼儿,小朋友们,你们猜一猜,下次小猫去钓鱼的时候会遇见什么?它会怎么做?并帮助幼儿了解小猫建立起了一心一意做事情的好习惯,以后再也不三心二意的做事了。通过这个问题,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故事汇编能力。
3.结束部分
幼儿的基本活动是游戏,能够更好的实现寓教于乐。因此,我会接着组织幼儿进行一个分角色表演的活动,将事先准备好的小猫,猫妈妈以及蝴蝶和蜻蜓的头饰、衣服分给参与表演的幼儿。让他们通过自身参与活动,而更好的理解小猫钓鱼的故事内涵,在于同伴的交往中,发展幼儿的社会性。
六.说活动延伸
好的教育活动不是止于特定的某一次活动,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特别是对幼儿能力、习惯的培养、活动延伸不可缺少。因此我采用幼儿把小猫钓鱼的故事说给他们的爸爸妈妈和小伙伴们,并在日常生活中树立一心一意做事情的好习惯,帮助幼儿把本次活动中学到的知识继续延续到日常生活中,有效的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文档为doc格式